1. 威海金陵和中日國際輪渡簽署“192 客位中日航線客滾船”建造合同
8 月 26 日上午,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與中日國際輪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日國際輪渡”)
在上海舉行新鑒真中日輪渡新造船項目簽約儀式。簽約儀式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在中日兩地同步進行。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總領事薛劍,日本駐上??傤I事館總領事赤松秀一,招商局集團副總經理李百安,中
遠海運集團副總經理黃小文等通過視頻或現場參加儀式。招商工業總經理胡賢甫、副總經理吳四川,威海
金陵總經理鄭和輝、副總經理劉鑫男,以及中遠海運相關下屬公司負責人等參加活動。
據悉,新鑒真中日輪渡新造船項目為一艘 192 客位中日航線客滾船,船長 167.2 米,船寬 25 米,載客 192
人,該總噸位約 2 萬噸,航速 25 海里,可裝載集裝箱 334TEU(冷藏箱 60TEU)。該船設計著眼于綠色環
保,降低碳排放的目標,是國內自主研發的首艘滿足 EEDI 第三階段要求的客滾船,開創新一代綠色客滾
船的先河。同時,該船配置智能船舶系統,通過衛星通信、4G/5G 等多信道船岸通信鏈路,實現船岸數據
的集中管理與處理,為智能能效管理、智能機艙、智能航行提供高效、穩定、安全的數據環境和軟件運行
環境。
了解,中日國際輪渡有限公司是中中遠海運集團與日本日中國際輪渡株式會社創辦的中日合資企業,成立
于 1985 年 5 月 30 日,中日雙方各占 50%股份。中日國際輪渡有限公司嚴格奉行“安全第一、準班準點、
客戶至上、優質服務”的經營理念,始終確保中日客貨班輪的安全、快速、準點,在業內首創了 SHDS、
HDS 高端個性化服務,牢固樹立起中日“海運新干線”的品牌,用優質的服務為中日兩國友誼的架起了橋
梁,是名副其實的中日友誼之舟,為中日雙方經貿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目前運營中的第二代鑒真號為 1994 年 4 月投入運營,替代從 1985 年開始往返于上海、大阪和神戶的第一
代鑒真號。第三代鑒真號由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承建,輪渡預計將于 2024 年完成建造并投入中
日海上運輸。前兩代鑒真號均由日本企業建造不同,第三代鑒真號由中國企業承建,也折射出新時代中日
交流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方向。
2. 6 艘全球最大 LNG 動力船訂單!商船三井首次在中國船廠下單
為完成 2030 年之前投入 90 艘 LNG 動力船為目標,日本航運巨頭商船三井開始加速擴大其 LNG 動力船船
隊,并且首次在中國船廠訂造 6 艘 LNG 動力油船和散貨船,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 LNG 動力油船和散貨
船。
8 月 25 日,商船三井與川崎重工簽署了 2 艘 30.9 萬載重噸級超大型油輪建造合同,新船將由大連中遠海
運川崎建造,預計將在 2025 年至 2026 年陸續交付。這是日本航運公司首次訂造 LNG 動力 VLCC,大連
中遠海運川崎也將憑借這份訂單成為中國第二家建造雙燃料 VLCC 的船廠。這 2 艘 VLCC 全長約 339.5 米,
寬約 60 米,載重量約 309000 噸,滿足船舶能效設計指數第三階段要求。該型船配備了能夠使用 LNG 和
低硫燃料油的雙燃料主機,與傳統動力船舶相比,在使用 LNG 燃料時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25-30%、
硫氧化物排放約 100%、氮氧化物排放約 85%。
據悉,這是全球最大的 LNG 動力油船,大連中遠川崎也是首次承接 LNG 動力 VLCC 訂單。據國際船舶網
了解,目前全球正在運營的 LNG 動力 VLCC 僅有 3 艘,均在今年上半年交付,其中第一艘是大船集團為
中遠海運能源建造的 31.8 萬載重噸“遠瑞洋”輪,另外 2 艘是韓國三星重工為馬來西亞 AET Tankers 建造
的 30 萬載重噸“Eagle Valence”號和“Eagle Vallery”號。另外,當前全球 VLCC 手持訂單中有 18 艘為
LNG 動力船,但全部由韓國船企建造,包括三星重工 4 艘、大宇造船 14 艘。
商船三井沒有透露新船價格,通常而言 LNG 動力船的造價比傳統動力要高出 15%到 20%。根據克拉克森
的最新數據,雖然沒有任何新船訂單,但今年以來 VLCC 造價一路上揚,目前單船造價已經達到了 1.2 億
美元,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8 月 25 日當天,商船三井還與青島北海造船簽署了 4 艘 21 萬載重噸 LNG 動力 Newcastlemax 型散貨船,
新船預計將在 2025 年至 2026 年陸續交付。
據介紹,該型船是青島北海造船自主研發設計的新一代“綠色環保”船型,船舶總長 300 米,型寬 50 米,
結構吃水 18.4 米,結構吃水下的航速為 14 節,配置 LNG 雙燃料動力系統,滿足 IMO TIER III 排放標準
和 EEDI 第三階段要求,通過船型設計綜合優化,該船具有更好的燃油、燃氣經濟性。EEDI 低于基線值約
44%,SOx 排放降低 90%以上,NOx 排放降低 20%以上。氣體模式下可滿足中澳航線兩個往返航次及中巴
航線往返續航力要求,是一型集節能、環保、高效于一身的現代綠色環保好望角型散貨船。
3. 1 艘超 15 億美元!史上最“貴”郵輪訂單敲定
隨著郵輪市場的復蘇,Storylines 價值 15 億美元的住宅式郵輪訂單正式敲定,這艘史上最“貴”的郵輪也
讓陷入困境的歐洲船廠 Brodosplit 終于迎來轉機。
近日美國公司 Storylines 宣布與 Brodosplit 簽署全球首艘生態可持續住宅式郵輪的建造合同。這艘 753 英尺
(
~229.5m)長的新船將命名為“Narrative”號,預計在 2025 年交付運營,項目價值估計高達 15 億美元(約
合人民幣 102.23 億元)。這一價格已經超過皇家加勒比“海洋交響樂”號郵輪(22.8 萬噸)13.5 億美元的
單船價格,或將成為史上最貴的郵輪之一。
據了解,這艘新船將由 Tillberg Design of Sweden(TDoS)公司負責整體設計,總噸位 55000,擁有 17 層
甲板,船長 229 米,寬 30 米,擁有約 450 名船員。“Narrative”號設有 547 間套房,每間售價在 100 萬至
800 萬美元不等,有少量套房提供 24 年期的租約,起價 64.7 萬美元。這艘船的首航將穿越六大洲數百個
目的地,在港口停留時間預計在 1-5 天左右。
Storylines 將“Narrative”號定位為當前市場上最環保的船舶,使用 LNG 燃料作為動力,并配備了創新的
可重復使用能源技術和能源儲存及回收系統。船上設有太陽能水培農場,有助于在不消耗多余資源的情況
下保持新鮮食物的供應。這些食物將通過一個零廢棄的農貿市場提供,該市場上所出售的所有產品都是可
堆肥或可回收的。
4. 全球首款!滬東中華自主研發 LNG 加注運輸船訂單生效
日前,中國船舶集團滬東中華為安徽長江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量身定制的一艘江海直達型 14000 立方
米 LNG 加注運輸船建造合同正式生效,標志著這一全球首款、中國首制的新船型從設計藍圖全面轉入實
船建造,打造“氣化長江”和“雙碳”戰略落地的示范裝備。
該船由滬東中華自主研發,采用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設計,可實現江海直達一站式 LNG 加注和運輸的雙
功能。該船總長 130 米,型寬 23.60 米,型深 15.00 米,入級中國船級社(CCS)。針對在長江航道極值高、
低水位的情況下均能滿足長江大橋的限高和安全通行的要求,權衡統籌經濟、便利、高效等考量,對船型
的載貨吃水調節進行了特別設計,將 LNG 加注與運輸合二為一,同時具備加注功能,可對 LNG 燃料動力
船進行 LNG 加注以及提供惰化、冷卻、驅氣、暖艙等全流程專業化服務。采用獨特的淺吃水設計,既滿
足遠洋無限航區設計要求,又能實現長江航道極值低水位情況下的適航性,使該船適用無限航區,可全年
通過南京長江大橋,實現江海直達一站式 LNG 加注運輸,堪稱“長江定制款”LNG 加注運輸船。
該船采用滬東中華自主開發、獲得國家專利授權的 B 型圍護系統,這也是自主技術圍護系統首次在國內
LNG 運輸船上實現首臺套工程應用。該系統具有艙容利用率高,抗晃蕩能力強,無液位裝載限制和安全可
靠等技術特點。作為國產 LNG 核心裝備配套示范項目,該船還首次實現了高低負荷壓縮機、再液化裝置、
LNG 潛液泵、船對船輸送系統、LNG 低溫閥件等關鍵設備的首臺套應用,國產化率約 80%。該船采用雙
燃料動力全回轉推進系統,實現狹窄內河航道的靈活操縱,并具有“智能平臺+智能航行+智能能效”的增
強型智能集成自動化系統。
按照相關規劃,2035 年前,長江干線中下游沿江 7 個 LNG 接收站總計 1300 萬噸/年的產能,需要至少 80
艘 6000 立方米以上的小型 LNG 船運能。該船建造合同的生效以及未來建成交付,將為打通 LNG 海進江
通道,打造“氣化長江”工程的標本和典范,推動長江航運綠色發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領效應。
據悉,該船計劃 2024 年 8 月投入運營。屆時,長江干線 LNG 水運可由上海直抵安徽蕪湖,使“氣化長江”
戰略得以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