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計 15 艘!揚州金陵再獲“老朋友”2 艘雙燃料化學品船訂單
9 月 23 日,瑞典森島船東 Furetank 集團宣布在招商工業揚州金陵增訂 2 艘 16300 噸雙燃料化學品船,將雙
方合作的同型船訂單增加到了 15 艘。Furetank 未透露訂單具體價格。新船計劃在 2024 年秋季和 2025 年春
季交付,成為 Furetank 的 Vinga 系列節能環保船中最新一批,所有 15 艘船均由 Furetank 負責商業運營。
據了解,Furetank 最早在 2015 年 11 月和揚州金陵簽署首批 4 艘 16300 噸雙燃料化學品船建造合同,2016
年 10 月和 2019 年又追加了總計 4 艘新船訂單。今年以來,Furetank 又陸續訂造了同系列 5 艘新船,將在
2024 年至 2025 年交付。7 年時間里,揚州金陵與 Furetank 集團累計簽約 15 艘,已交付 8 艘,目前在建 5
艘,此次再添 2 艘。
Vinga 型船設計特別注重能源效率和最小化環境影響,新船還將全面配備 6.6 千伏高壓岸電,以便在港口
時能進一步減少排放。貨運能力達 20306 立方米,具備 12 個環氧涂層貨艙、冰級 1A 規格以及高效的貨物
處理系統。靈活的貨物泵和線路安排確保安全高效的貨物操作,減少港口周轉時間。該系列雙燃料化學品
船全長 149 米,寬 22.8 米,均配備雙燃料發動機,可以使用 LNG/LBG 燃料運營。其設計采用了電池混合
解決方案,以及一些減少燃料和能源消耗的創新技術,大幅降低了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有害
顆粒的排放量。
2. 大船再搶 4 艘 20 萬方 LNG 船?中國船廠快速崛起
希臘船東 Dynagas 即將與大船集團簽署 2+2 艘 20 萬立方米超大型 LNG 船建造意向書,該公司將與一家中
國租賃公司合作完成這份訂單,預計新船將在 2026 年晚間或 2027 年交付。Dynagas 此前曾在現代重工集
團訂造過總計 9 艘 20 萬立方米 LNG 船,其中 2 艘已經交付運營,另外 7 艘正在建造,計劃在 2023 年至
2025 年交付。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該公司船隊中現運營 13 艘船,除了 2 艘 LNG 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
(FSRU)由滬東中華建造之外,其余 11 艘大型 LNG 運輸船均由韓國現代重工集團和大宇造船建造。
如果 Dynagas 的訂單得以敲定,這不僅是大船集團首份 LNG 船出口合同,也將是大船集團乃至中國造船
業建造的最大 LNG 船。此前,中國唯一有過大型 LNG 船交付經驗的滬東中華,建造的 LNG 船大多為 17.4
萬方級船。目前一艘 17.4 萬方 LNG 船的報價已經上漲到了 2.42 億美元。據稱中國船企提供的 LNG 船報
價在 2.35 億美元左右,不過 Dynagas 訂造的新船規格達到 20 萬立方米,因此成本會有所增加。
3. 再獲 4 艘!這家“新船廠”迎來豐收季
據悉,揚子江船業集團與日本三井的合資船廠揚子三井造船近日接獲 4 艘 66000 載重噸散貨船訂單,這是
三井 E&S 造船首次參與揚子三井造船的營銷活動。據消息人士透露,這份訂單來自新加坡公司 JALDHI
OVERSEAS,該公司隸屬于一家印度托運人。新船將采用三井 E&S 造船設計的“neo66BC”設計,這是三
井 E&S 造船“neo 系列”(66 型)環保型低油耗船中的寬體淺吃水船型 66000 載重噸散貨船,預計將在
2024 年下半年至 2025 年上半年交付。
三井 E&S 造船首次在 2020 年底與揚子三井造船簽署圖紙供應協議,向揚子三井造船提供三井 E&S 造船設
計的 66 型散貨船圖紙,并將在揚子三井造船建造相關船舶時收取許可費用。根據協議規定,揚子三井造
船每建造一艘該型散貨船,三井 E&S 造船都可以收取一定的許可費用。
最新的訂單是揚子三井造船第三次承接三井 E&S 造船設計的船舶訂單。此前,孟加拉國 Meghna Group 于
2021 年 1 月訂造了 4 艘 66000 載重噸散貨船,今年 7 月又有日本船東訂造了 4 艘 66000 載重噸散貨船。不
過,到目前為止這些新船訂單的銷售都是通過貿易公司和船舶經紀進行的,而JALDHI的訂單則是三井E&S
造船在提供設計圖紙之外還負責銷售的第一個項目。
3. 川船重工交付上海中遠海運首艘 8000 噸不銹鋼化學品船“金海瀚”輪
9 月 23 日,重慶川東船舶重工為上海中遠海運旗下中?;\建造的首艘 8000 噸不銹鋼化學品船“金海瀚”
輪命名交船。儀式以“云”交船方式分別在上海、北京、天津、南京、重慶同時舉行,上海中遠海運、川
船重工、中?;\、北京中遠海運船貿、中船貿易、中國船級社重慶分社及涪陵辦事處、中國船舶集團第
七〇八研究所領導及相關人員出席該船命名及交船儀式。
“金海瀚”輪由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八研究所研發設計,是一艘具備綠色、智能、環保等科技元素為一體
的新一代高端不銹鋼化學品船,總長約 119 米、型寬 18.5 米,型深 9.4 米,設計吃水 6.3 米,載重噸 8000
噸,航速 12.8 節,續航力約 6000 海里,入 CCS 級,掛五星紅旗;全船排放滿足國內最新的法規要求。
該船為單槳驅動液貨船,船首采用直立式隱形球鼻,在改善船舶正常航行阻力性能的同時,兼顧了在波浪
中航行的阻力性能。該船符合中國船級社散裝運輸危險化學品船舶構造與設備規范 II 型船要求,并配備智
能船舶符號和智能液貨系統的技術創新型船舶;其中的智能液貨系統更是在國內化學品船設計建造中首次
實船應用,能夠顯著提高化學品船裝卸、運輸效率和安全性,極大提升船舶智能化運營程度。
三大設計亮點
一是裝載靈活,本船共 6 對貨艙,液貨艙周界采用雙相不銹鋼,可同時裝載 12 種不同品種的化學品;
二是綠色節能,通過采用轂帽鰭、高效螺旋槳等一系列節能措施提高航行經濟性,設計航速油耗較上一代
大幅提升;
三是智能設計,滿足 i-Ship(
E)船級符號,具備智能能效管理、智能航行、智能貨物、集成平臺等功能,
具備自主裝卸貨能力,可實現有人值守的貨物系統自主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化學品船智能液貨集成控制系統”由第七〇八研究所所屬上海中船船舶設計技術國家工
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工程中心)、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大連海事大學共同參與研制,該項目依
托工信部課題“化學品船智能液貨系統開發”,以提高化學品船液貨裝卸效率、緩解裝卸貨期間人員疲勞、
增加船舶和人員安全、縮短船舶在港停留時間,全面提升化學品船貨物管理作業安全性、作業質量與作業
效率為目標,開發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智能液貨集成控制系統。工程中心在其中承擔了多項核心模塊的研
發工作,在原有智能貨物配載系統的基礎上,面向化學品船運營及實船設計特點,攻克了包括化學品相容
性智能布置、裝卸流程智能生成、裝卸自主執行輔助決策三大技術難點。
4. ABS 發布《船上碳捕捉技術洞察》
近日,美國船級社(ABS)在德國漢堡國際海事展(SMM 2022)期間發布了《船上碳捕捉技術洞察》,
其中探討了各種新興的船上碳捕捉技術、碳處理和儲存以及一些行業下游的考量,同時也涵蓋了與之相關
的法規問題。
ABS 全球可持續發展副總裁 Georgios Plevrakis 表示,“盡管行業對碳捕捉技術的興趣與日俱增,但該技術
及其相關的價值鏈尚征途漫漫,同時還有諸多因素需要考慮,包括船上供電、燃料類型、排氣特性和船上
儲存。這份洞察為推動該技術的實際應用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通過相關的聯合開發項目以及來自 ABS
審圖中心的最新信息,我們竭力為船東和運營方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盡管船上碳捕捉系統的應用仍在探索之中,但隨著對建立全球碳市場探討的深入,預計未來十年內相關投
資將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