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00TEU雙燃料LNG動力集裝箱船。雖然揚子江船業在公告中并未透露具體船東信息,但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這12艘集裝箱船全部由地中海航運下單訂造。這12艘雙燃料萬箱船每艘造價超過1.8億美元,合同總價值高達2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3.71億元),預計新船將在2024年底至2026年間陸續交付。
加上最新的12艘在內,今年以來地中海航運作為船東已經訂造了總計60艘集裝箱船,除了馬尾造船的10艘1800TEU集裝箱船采用傳統動力外,其余50艘均為LNG動力,包括現代三湖重工的6艘15000TEU船、大船集團的6艘16000TEU船、現代重工的6艘7900TEU船、新時代造船的10艘8100TEU船和10艘11400TEU船、以及此次揚子江船業的12艘16000TEU船。另外,近期有消息稱,地中海航運將與三家日本船東Doun Kisen、日鮮海運(Nissen Kaiun)以及正榮汽船(Shoei Kisen)合作,在日本今治造船訂造4艘LNG動力23000TEU集裝箱船。地中海航運的12艘船將配備GTT的Mark III Flex薄膜圍護系統。
這也是揚子江船業繼今年7月的新加坡太平船務(PIL)4艘LNG動力8000TEU雙燃料集裝箱船后,承接的第二份使用GTT技術的LNG動力集裝箱船訂單。此前,揚子江船業已經在9月初獲得GTT公司資質認證,具備了建造應用GTT MARK Ⅲ型薄膜圍護系統的大型LNG運輸船的資質,成為中國造船業首家獲此資質的民營船企。
除了地中海航運的12艘集裝箱船之外,揚子江船業集團近期獲得的新船訂單還包括6艘66000載重噸散貨船和4艘32000載重噸散貨船。其中,新加坡航運公司Jaldhi Overseas向揚子江船業集團旗下揚子三井造船(Yangzi-Mitsui Shipbuilding)下單訂造4艘66000載重噸散貨船。這是Jaldhi Overseas首次在中國國內船廠下單訂船,此前該公司的新船均由日本船企建造。這4艘66000載重噸散貨船將采用日本三井E&S造船設計的“neo66BC”設計。Jaldhi Overseas目前擁有并運營兩艘由三井E&S造船建造的66000載重噸散貨船,分別是“Jal Kalpavriksh”號和“Jal Kalpataru”號,在去年交付。Jaldhi Overseas評估了這兩艘船在實際海況下的性能,希望在三井E&S造船追加訂造更多同型船,揚子三井造船因而獲得了訂單。揚子江船業承接的另外2艘66000載重噸散貨船訂單來自日本船東LEPTA SHIPPING,而4艘32000載重噸散貨船來自保加利亞公司NAVIBULGAR。這兩家公司均為揚子江船業的老客戶。
自去年以來,地中海航運一直在通過訂造新船和收購二手船擴張船隊。今年年初,地中海航運正式超越馬士基航運成為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Alphaliner的數據顯示,目前地中海航運旗下船隊運營699艘船,總運力約450.26萬TEU,包括385艘自有船舶和314艘租入船舶。與此同時,地中海航運手持訂單數量也排名全球第一,目前在建新船共計110艘約150.29萬TEU,是手持訂單排名第二的達飛輪船(約69.84萬TEU)的兩倍以上,僅地中海航運的手持訂單就接近全球第七大集運公司日本海洋網聯船務(ONE)的船隊規模(約150.65萬TEU)。
2. 再訂6艘總計19艘!馬士基不求最大只做最“綠”
10月5日,A.P.穆勒–馬士基宣布與現代重工簽署協議,再次訂造6艘17000TEU綠色甲醇燃料集裝箱船,將等量替換到達生命周期的船舶運力。這6艘新船將于2025年交付,并掛丹麥船旗。這份合同總金額16201億韓元(約合11.4億美元),相當于每艘造價1.9億美元。這6艘船將在現代重工蔚山造船廠建造。
該型集裝箱船搭載甲醇雙燃料動力發動機。與現有的船舶燃料油相比,使用甲醇作為動力,可以減少99%的硫氧化物(SOx)排放、減少80%的氮氧化物(NOx) 排放,最多可減少25%的二氧化碳排放,因而被視為替代LNG的環保船舶燃料而備受關注。該型船設計兼具靈活的操作配置,能夠投放在許多航線中并高效運營,同時能夠根據客戶需求增加靈活性。船舶推進裝置將與包括德國船用發動機制造商曼恩(MAN Energy Solutions)、現代重工發動機機械事業部(HI-EMD)和阿法拉伐(Alfa Laval)在內的制造商合作開發,這也標志著該技術從此前應用于2000TEU支線船擴大至大型船舶。
加上最新的訂單,馬士基目前共訂造19艘能使用綠色甲醇運營的雙燃料發動機船舶。新船均屬于馬士基船隊更迭計劃的一部分,當這19艘綠色船舶全部投入運營并替換掉舊船時,馬士基船隊每年將減少約23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馬士基于去年7月在現代尾浦造船訂造了1艘3500TEU碳中和甲醇動力集裝箱船,成為全球首家訂造零碳集裝箱船的航運公司。同年8月,馬士基又在現代重工訂造了8+4艘16000TEU級甲醇動力集裝箱船,這是全球首次搭載甲醇燃料動力發動機的大型船舶,4艘備選訂單在今年年初確認生效。
3. 3.35億美元!現代重工獲今年全球首艘LNG-FSRU訂單
10月5日,現代重工集團造船業務控股公司韓國造船海洋與美國LNG解決方案供應商Excelerate Energy簽訂了1艘17萬立方米級LNG-FSRU(浮式存儲及再氣化裝置)的建造合同,合同總金額4757億韓元(約合3.35億美元)。這是今年以來全球成交的首艘LNG-FSRU訂單。此次承接的LNG-FSRU將在現代重工蔚山造船廠建造,計劃2026年年底之前交付給船東。
LNG-FSRU是集LNG接收、存儲、轉運、再氣化外輸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特種裝備,配備推進系統時,一般配備儲存和再氣化LNG的模塊裝置,因此既具有LNG船運輸LNG的功能,又有替代陸上LNG儲罐儲存LNG的功能,被稱為“海上移動大型LNG客運站”。使用LNG-FSRU比常規的LNG接收終端可以有效地節約技術投資,并且可以提高供氣的靈活性。相比于傳統的陸上LNG接收站,LNG-FSRU不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同時與陸地保持數千米距離、安全風險大大降低。根據全球能源巨頭殼牌的預測,2021年全球LNG需求量為3.8億噸,到2040年將達到7億噸,增長近一倍。特別是今年2月下旬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全球能源危機不斷加劇。為擺脫對俄羅斯通過管道出口的天然氣的依賴,歐洲國家開始尋求能源自給,擴大本土LNG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天然氣接收運輸能力,LNG-FSRU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業界預測,今后的十多年,全球每年將有10~20艘的LNG-FSRU訂單需求。
據國際船舶網了解,現代重工是全球最早建造LNG-FSRU的船廠。早在2011年6月,現代重工就從挪威Hoegh LNG公司獲得了2艘LNG-FSRU的建造合同,并在2012年的2月和10月再從Hoegh LNG獲得1艘LNG-FSRU,共計從該船東獲得4艘LNG-FSRU訂單。2014年2月,現代重工建造的全球首艘LNG-FSRU“Independence”號交付船東,并租賃給立陶宛國營油氣接收站運營商Klaipedos Naftazai(KN)在波羅的海沿岸運營。“Independence”號造價3.3億美元,全長294米,寬46米,高26米,能夠存儲和供應70000噸天然氣。
4. 大宇造船再獲6艘!韓國今年LNG船訂單已超100艘
大宇造船再獲卡塔爾“百船計劃”6艘LNG船訂單,合同總金額18501億韓元(約合12.96億美元)。這6艘新船將在2026年年底前交付給船東,且提前完成全年89億美元接單目標。截止目前,韓國三大船企今年以來承接的LNG船訂單已達103艘。其中52艘來自卡塔爾“百船計劃”,占比超過50%。其中韓國造船海洋與大宇造船均以19艘的接單數量并列第一,三星重工承接了14艘位居第二。
韓國業界人士表示,盡管大宇造船沒有透露此次訂造LNG船的船東國籍和具體名稱,但據稱是卡塔爾“百船計劃”中的一部分。從這6艘LNG船的單船造價約2.16億美元來看,與此前三大船企簽訂的卡塔爾“百船計劃”中的首批訂單價格相比高出200萬美元,但明顯低于8月份國際市場約2.4億美元的價格。
這也是大宇造船承接的卡塔爾百艘LNG船中的第四批正式訂單。今年4月大宇造船從由H-LINE海運、泛洋海運、SK海運組成的韓國海運企業聯盟承接4艘LNG船,今年9月從非洲地區船東承接7艘LNG船和從大洋洲地區船東承接2艘LNG船。至此,大宇造船已從卡塔爾“百船計劃”中獲得了19艘LNG船訂單,追平了現代重工集團造船業務控股公司韓國造船海洋。
包括此次訂單在內,大宇造船今年以來已承接了42艘新船及海工裝備訂單,合同總金額約94億美元,達到今年接單目標89億美元的約106%,從而提前完成了年度接單任務。其中包括34艘LNG船、6艘集裝箱船、1艘海工裝備、1艘裝備基地級維修。引人矚目的是,大宇造船今年以來承接的LNG船訂單已達到去年全年接單15艘的2倍以上。
截至目前,韓國三大船企今年以來承接的LNG船訂單已達103艘。其中,韓國造船海洋承接了41艘,在三大船企中名列首位;大宇造船以34艘排名第二;三星重工以28艘位列第三。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更多資訊